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严刚:顺势而为,抢占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新高地,严刚

以“链启芯程 · 智造未来”为主题的“2023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暨全球汽车电子博览会”,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能源汽车传播集团指导,《中国汽车报》社主办,爱集微承办,于2023年9月26日至27日在深圳福田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在本次会议主峰会现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刚作演讲。以下内容为现场演讲实录: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 严刚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

今天非常的高兴,我们汽车界的专家和领导代表,半导体界的专家和领导代表,共话汽车半导体的生态体系建设,我认为这个主题功在未来,利在当下。汽车和半导体融合发展,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电子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今天借这个机会分为四个方面跟大家报告一下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动态。

第一是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的基本情况。

2017年智能网联产业联盟正式成立,2018年国汽(北京)智能网联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2019年国汽智联获批组建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今年3月5日正式通过了验收。创新中心的运营模式按照公司+联盟的形式,公司共有股东23家,包括12家整车企业,9家国内外部件及科技公司,2家行业头部研发机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汇集了600多家的企业,成立了13个工作组,围绕着智能网联汽车关键技术进行全面的组织研究和推动。创新中心现有员工1000多人,研发人员占80%以上。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培育ICV领域高价值、高质量知识产权,至今累计申请专利149项,发明专利占比95%,软件著作权55项;荣获国家级、北京市级、经开区级多项资质认证,助推科技成果商业化落地;牵头或参与国际标准17项,行业标准5项,团体标准81项。创新中心基于“7+5”共性核心技术,系统部署国家智库、基础技术和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创新生态、成果转化五大战略领域。

第二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基本共识。

随着信息通讯技术的智能化、网联化,我们迎来了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新趋势。智能网联汽车是在普通汽车基础上融合先进的传感器(雷达、摄像等)、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车载传感系 统和信息终端实现车与行驶环境(人、车、路、云等)的智能信息交换,具备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的,按照人的意志进行路径规划、工况决策和智能执行,最终实现由系统替代人类驾驶的新一代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可分为基于车载装置的单车智能化与基于通信互联的网联智能化。智能网联汽车,本质上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物理系统(ICV-CPS),是大规模网联化实时协同运行的新一代交通系统,是以数据与服务融合为特征,共同实现物理与虚拟空间双 向交互与协同的孪生系统。

第三是智能网联汽车当下发展的基本状态。

首先是技术路线的共识基本形成。美国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委员会持续迭代发布“ITS战略”,加速C-V2X普及;欧盟道路交通研究咨询委员会(ERTRAC)发布了《网联、协作和自动化出行路线图》(CCAM),路线图迭代支持网联化发展。日本采用官民合作ITS构想 构建未来智能。中国在全球率先提出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理念,中国在云控平台、5G、C-V2X等方面具备先发优势。

为了促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国家发改委等11部委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近期目标(2025年):体系建设实现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 ;市场培育实现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达到规模化生产,高度自动驾驶的智能汽车在特定环境下实现市场化应用 ;基础设施实现车用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区域覆盖,新一代车用无线通信网络(5G-V2X)在部分城市、高速公路逐步开展应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远期目标(2035年-2050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体系全面建成;安全、高效、绿色、文明的智能汽车强国 愿景逐步实现;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020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发布了“三横两纵”的《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三横”包含了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基础支撑关键技术, “两纵”包含了车载平台和基础设施。同时行业针对智能网联汽车不同的技术程度做了分级,智能划分为驾驶辅助,部分自动驾驶有条件自动驾驶,高度自动驾驶和完全自动驾驶。网联划分为辅助信息交互,协同感知,协同决策与控制。智能化和网联化在产业化的过程中,二者是相互融合并持续发展的。

创新中心协调行业的共识明确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参考架构,架构把新型架构车辆、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网联运营体系、智能基础设施体系与ICV前沿关键核心技术模块融为一体。参考架构符合中国的道路基础设施标准、地图数据标准 、V2X通信标准和交通法规等; 符合中国国情的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联网运营 监管及信息安全等相关标准; 符合中国标准的智能终端、通信系统、云控平台、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等新型架构汽车产品标准。

智能网联汽车的五大基础平台。第一是计算基础平台,就是以核心芯片为代表的数据处理、存储系统;第二是云控基础平台,也是我们的智能网联汽车未来的数字空间;第三是高精度地图基础平台,提供动态和静态的高精度地图;第四是信息安全基础平台,保证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安全性。第五是终端基础平台,满足车与人、环境的交互和信息通讯。

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不断发展,形成了新型零部件MAP,包含了13个部分:基于大数据大模型强AI 的车路云一体化架构;多品牌、多品类、多品种线控平台;传感器;网联域;智驾域;座舱域;云控基础平台;信息安全;功能安全;预期功能安全;高精定位与导航地图;开发与测试工具链;功能场景数据库与仿真验证平台等。这就是我们智能网联汽车的新型业务。未来我们智能网联汽车能否弯道超车,就看能力和手段能不能形成中国特色和优势。

2022年,驾驶辅助L2/L1的销量约为694.08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4.9%,同比增长45.6%。乘用车L2级自动驾驶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深度协同发展。

在国家战略的引领下,各大主要城市围绕着智能网联产业的发展、城市自身布局有不同的进展。我这边分享一组数据,主要反映智能网联汽车与城市发展的现状,非常高兴我们深圳处在第一方阵。

第四部分是智能网联汽车参与策略。

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大的赛道,是一个大的产业,我相信中国一定有很多的企业或团体,要么在智能网联汽车研发的路上,要么准备加入智能网联汽车的行列。

从认识论上看,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是新高地,产业是新物种,市场是新赛道,是全球下一轮汽车技术变革与产业发展的新动力和增长极。如何顺势而为?借势发展?首先是产业研判;第二建立团队,围绕着产业研发的团队;第三要突破关键技术;第四个要创造具体需求;第五个要培育具体用户并在此基础上引领细分市场。

从方法论上看,我们要找准细分领域进行组织研发,按照从概念到产品,从需求到满意的产品开发流程开展。

从实践论上看,我建议做优自身的小板块,参与产业的大活动。第一,准确理解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发展战略和技术发展路线;第二,要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国家及省市级的产业创新项目;第三,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的标准与规范的建设;第四,积极参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建设和示范的应用;第五,积极推动汽车产业与交通、电子信息产业的融合;第六,积极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人才,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以上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