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期而遇的延安新闻纪念馆——纪念馆参观有感,延安新闻纪念馆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全国三大红色教育基地,中国新闻事业的发源地,为中国革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清凉山坐落于延安城北的延河岸上,隔着延河水与凤凰山、宝塔山相望,目前山上保存完好的建筑物有自隋唐至清代的各类石窟,其中万佛洞最大,清凉山东侧是延安时期的新华广播电台、新华通讯总社、解放日报社。万佛洞石窟群是中央印刷厂、纸币厂、卫生所和新华书店等革命文物旧址。当年,从这里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人民群众呼吸相通,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上周周末,我去延安办事,中午路过延安的“红色新闻山”——清凉山,远远的就看见了“万众瞩目清凉山”七个镌刻在山顶石壁上的苍劲有力的大字,来自于开国元帅陈毅于抗战胜利后写下的诗句。太阳下等人,为了遮阳我便顺着路边步道往阴凉处走,看到了山脚下的延安新闻纪念馆,原来这就是全国唯一的新闻专题纪念馆啊。这是一座外形为三层窑洞的土黄色建筑,寓意我国新闻事业是从延安的土窑洞里创建和发展起来的。二层中间是三扇拱形窑洞门,门上左边是陆定一所题馆名,右边是一颗闪闪的红色五角星。朴素的建筑虽然没有想象中的宏伟气派,但却肃穆庄严,尤其是陕北窑洞的建筑风格瞬间吸引了我的注意力,便不自觉的走了进去,享受了一场“清凉”的视觉盛宴。

走进展馆,瞬间透心凉,名副其实的清凉山。整个展馆运用场景复原、景像合成,并配以声、光等现代科技,五个单元共分四个展厅展出,一层是新华通讯总社和解放日报社。二楼是按1:1比例以立体技术、蜡像形式复原的一孔孔石窑遗址,展示的是当时的印刷车间、排字车间、新华社收发室、广播电台播音室、解放日报编辑室及职工宿舍六大场景,出于职业敏感,令我当时印象深刻的是当时的播音室,设备简陋,但里面的工作人员却神情专注,栩栩如生,让你仿佛回到了那个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三楼展示的是新华广播电台和中国早期电影电视的发展。 重回新闻现场,同走新闻路,为的就是重温这份宝贵的历史记录,再探新闻背后的故事,亦是对当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的点滴回溯。延安时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清凉山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摇篮。正如毛泽东同志说:“中央留在陕北靠文武两条线指挥全国的革命斗争。武的一条线是通过电台指挥打仗,文的一条线是通过新华社指导舆论。”正是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报社全体成员积极深入实际,依靠群众,实践改革,努力使党的机关报成为一张具有党性、组织性、战斗性和群众性的党报,那些激荡人心的篇章、永不消逝的电波及时传到人民的心中,振奋着千万劳动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绝境中燃起重生的希望。或许,那个年代的人并不知道自己会以怎样的方式给后人留下印象,又或许他们没想过这么多,就如同匠人在精雕细琢时没有把自己放在艺术的制高点上。然而,当他们以蜡像呈现于后人时,那些工作中的平常与细微,就是我们眼中的伟大。

新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使我认识到,从事新闻工作,一要善于观察、用心倾听、勤于思考,抓住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对受众有教育意义的新闻点,找到独特视角,创新性地进行报道;二要勤快跑、勤快问、勤快写,不断增强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胸中有大志,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当好党的政策主张、理论思想的传播者,百姓幸福生活的记录者,三秦壮丽文化的弘扬者,陕西科学发展的推动者,努力做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新闻工作者。这样才能写出具有思想性、时代性、生动可读的优秀作品。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意外又独特、且充满收获的体验。那些前辈身上的新闻精神,将激励我不断砥砺奋进。最后,我想对所有新闻人说一句:“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蒲白建新煤化 李菲菲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