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胜:一字师的由来,一字师的来源典故

 一字师的由来

 陈景胜 搜集整理

 “一字师”是个成语,也是典故,文学掌故,文学史上留下了许多“一字之师”的佳话。

 一字师的意思原指订正一字之误读,即可为师。亦指更换诗文中一、二字的人可尊为老师。而被改正的往往是学问资历较高的人,这自然表现了他们的谦虚精神,也是值得后世学习的楷模。

 “一字师”最早见于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切磋》一书,书中载唐李相读《春秋》,叔孙婼之“略””应读“敕略切”,李误为“敕晷切”,小吏言之,公大惭愧,“命小吏受北面之礼,号曰‘一字师’”。

 据说唐代有个名叫李相的官员,十分好学,一有空闲就捧起《春秋》来读。他经常把叔孙婼的“婼”(chuò绰)字,误读为“吹”字音。长期在他身边的一个侍从,老是听他把这个字读错,便很不满意,但对自己的主人又不好明说,只有憋在心里。后来,侍从的不满情绪还是被李相觉察到了,李相就问这个侍从:“我每次读到这里,你就流露一股不满的情绪,这是什么原因呢?”侍从怕直说了于己不利。可不说又不行,正在这为难之际,他忽然灵机一动,便婉转地答道:“过去我的老师教我读《春秋》时,他把‘婼’字读成‘绰’字音,现在听您读‘婼’字为‘吹’字音,方才醒悟到自己以前读得不对,所以对自己不满意。”李相一听,知道是自己读音有误,忙说:“哦,那一定是我读错了!我是照着书上注文读的,而你是有老师教过的,你肯定是对的。”经过核查,发现书上的注文果真不对。李相连忙站起来,把侍从接在自己的座位上,拜侍从为“一字之师”。

 一字之师的典故,比比皆是。

 古代的有唐朝齐己和尚。他很喜欢写诗,可谓诗僧。他有个好友郑谷,也是诗人。有一次,齐己写了一首诗,叫 《早梅》,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给好友郑谷欣赏,郑谷说:“写得好,意境很好,情致也很高。但有一点,你写的是早梅,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早梅就是早开的梅花,一般不会数枝开,数枝就是开了一片啦,我觉得应该把数枝改成一枝。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就显得这梅花是早开的梅花。”齐己和尚一听,特地向郑谷拜了一拜,尊其为“一字之师”。

 现代的有郭沫若。20世纪40年代初,重庆公演郭沫若编写的话剧《屈原》,正好郭沫若本人也在那里看戏。台上扮演婵娟的演员张瑞芳念着痛斥宋玉的台词:“宋玉,你辜负了先生的教诲,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郭沫若听到这里时,总觉得这句台词缺了点味道。事后,他与张瑞芳交谈自己感受,打算把那句台词改一改。这时,旁边扮演钓翁的张逸生插了一句嘴:“‘你是’不如改成‘你这’,‘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就够味些了。”郭沫若品念着这句话,发觉果然生色不少,高兴地采纳了张逸生的意见,并尊称他为 “一字之师”。为此,郭沫若还特意写下一篇短文附在剧本后面。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身为教师,我们在教育学生的同时,能否有颗自觉自愿的学习之心,将学生作为我们的“一字之师”呢?互为人师,抵达美好的教育境界。

 一字之师,值得提倡。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