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金60年电力发展:红都今朝更好看,江西电力政工网

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成立,并把瑞金改为瑞京,定为首都。“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1933年夏,毛泽东在瑞金大柏地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作为诗人、政治家和军事家的毛泽东,当年面对险恶的斗争环境,依然对革命和共和国的未来充满信心。


历史翻过了70多年,今天的瑞金,没有辜负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者的期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前夕,记者又一次来到瑞金,不禁被道路两侧飘扬的红旗所吸引。山风猎猎,吹得旗帜呼呼作响,放眼望去,红都大道被红旗点缀成一片红色。入夜,记者更惊讶于瑞金竟有如此之多的霓虹灯和广告牌,不由得让人产生“天上彩虹落人间”的感觉。瑞金市供电公司经理黄冰说:“瑞金市的电力事业经过60年的发展,不仅提前实现了户户通电,而且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品牌,毛主席当年要给老区人民送一个‘小太阳’的诺言,如今已变成了现实。”


吃水不忘挖井人


记者几年前在瑞金采访时,找到了新中国成立后瑞金市沙洲坝镇沙洲坝村首任党支部书记杨大毛。杨大毛说,当年毛主席在瑞金进行革命斗争时,曾在他家住过,自己的名字都是毛主席当年给取的。


“瑞金城外有个村庄叫沙州坝,毛主席在这里住过。当时,村里没有水,吃水要到很远的地方去挑……”这是我们童年时代摇头晃脑背过的小学语文课本第三十二课《吃水不忘挖井人》。那次采访时,杨大毛领着记者来到他家老屋门前不远处的一口井旁,告诉记者,那就是当年毛主席带领群众挖的,如今被称为“红井”。据年逾古稀的杨大毛老人介绍,“等将来革命成功了,要给老区人民送一个‘小太阳’”的话,就是当年红军长征出发时,毛主席在沙洲坝对乡亲们说的。在1950年,毛主席还专门派出了以谢觉哉为团长的中央慰问团来瑞金慰问。当时,谢觉哉在沙洲坝亲口告诉杨大毛,毛主席这次派自己到瑞金来,其中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给瑞金的乡亲们送一个“小太阳”。


杨大毛说,解放前,瑞金没有电,老百姓都是用竹篾火把照明。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瑞金人民的用电问题,县政府在50年代中期掀起了第一次办电高潮。1956年7月1日,在瑞金象湖镇老教场建成了瑞金第一座火电厂,用一台60马力的柴油机发电,主要供县城机关、学校和部分居民照明。1957年,瑞金第一座小水电站壬田水电站建成发电,后来又有一批小水电站陆续上马,但缺电的局面仍没有改变。当时,老百姓还编了一句顺口溜:“小水电,靠老天,白天不下雨,晚上就没电。”


虽然电不够用,但瑞金毕竟有了电,这是件令人高兴的事。杨大毛老人说,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瑞金的用电很珍贵,停电次数也比较多。但在90年代以后,供电情况就好多了,听说是与大电网联了网。后来搞了农村电网改造,电就好用了,基本上不停电,而且用电也便宜多了。杨大毛说,1999年前,村里用一度电要二块钱,农村电网改造后只要六角钱,因此自己家里不仅买了彩电,还买了电饭煲等许多电器。


说到电力的变化,老人笑得合不拢嘴。杨大毛说,沙洲坝是个十年九旱的地方,尽管当年毛主席带领群众挖了一口井,但吃水还不够,有的人只得到10多里以外的地方挑水吃,一天只能挑二三担水,在干旱天气,挑水还要排队。农电“两改”后,村里人吃上了自来水,还可以用电抽水浇田;电好用了,镇里还办了乡镇企业,还引进外资,搞了“红井”牌纯净水厂,产品销到了外省。同时,各村的小加工业也发展很快,老百姓对用电都很满意。杨大毛说,当年毛主席带领群众挖井,瑞金人民吃水不忘挖井人,而供电员工给瑞金送来舒心电,我们用电也是不忘供电人啊!


“户户通电”情暖红都人


“红色故都的电力如今做到了先行,但很多年来,瑞金都饱尝缺电的苦头。”瑞金市供电公司经理黄冰说:“虽然瑞金的电力事业从50年代就已起步,在全国都算是比较早的,但当时只是靠有限的几个小水电站供电,没有大电网的依靠,每到枯水季节,电就不够用。”


为了改变缺电局面,江西省电力公司挤出资金进行电力扶贫,在上世纪90年代开工建设了110千伏万安—兴国—宁都—瑞金的输电线路,将瑞金联入大电网运行,使大电网的电力源原不断地输往红都老区。据黄冰介绍,在1994年万安—兴国—宁都—瑞金110千伏输变电线路并网运行后,投资400万元建设的竹马岗35千伏变电站联网工程和自动化微机系统不久也正式投运,随后又投资370万元建设了云石山35千伏变电站。


瑞金的电力事业经过前几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当时农电管理体制不顺、电网建设投入不足等因素的制约,在上世纪90年代,农村电网设备陈旧,供电可靠性低和农村电价高的现象仍然影响着瑞金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瑞金市委书记陈晓春介绍说,1998年底,国务院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工程,瑞金市及时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农电“两改一同价”领导小组,按照“先改制后改造”的原则,制定出了《瑞金市农电体制改革实施方案》。1999年4月,瑞金市政府与省电力公司签订了对市电力公司进行股份制改造的协议。同年6月1日,瑞金市供电有限责任公司挂牌成立。在理顺农电管理体制后,瑞金市被列入全省第一批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的县市。至2000年底,瑞金形成了由城区到各乡镇的电源配送主体框架,全市城乡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大为提高,而且农村电价大大降低,全市农村电价由以前的每千瓦时2.0元普遍降到了0.6元以内。


农电“两改一同价”虽然使瑞金的电比过去好用了,但是由于第一、二期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资金不足,农改后一些农村电网安全稳定性还不高,特别是瑞金仍有124个自然村13125户无电户未改造、未通电。黄冰说,瑞金市电力大发展分三个阶段:一是上世纪90年代建设了110千伏万安—兴国—宁都—瑞金输电工程,瑞金联入大电网;二是1999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农民用电价格大幅降低;三是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农村“户户通电”工程。


2006年5月12日,国家电网公司与江西省政府在南昌签署了《国家电网公司和江西省人民政府双方关于共同推进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的会谈纪要》,提出采用电网最大限度延伸的方式,彻底解决全省17.2万户67.26万余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第二天,国家电网公司就在南昌市安义县罗丰村村口举行了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启动仪式,国家电网公司总经理刘振亚和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凌成兴出席仪式,并给江西“户户通电”工程突击队授旗,正式拉开了国家电网公司农村“户户通电”的序幕。


按照国家电网“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瑞金列入江西省首批实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的县市。2006年8月,省电力公司拨出专门资金启动瑞金“户户通电”工程建设,瑞金市吹响了实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的号角。“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瑞金大柏地是当年毛泽东写下《菩萨蛮?大柏地》语句的地方,大柏地乌溪村瑶寺前小组被当地人称为“红军村”。解放前,该村100多人,有30多人参加了红军,只有2名红军活着回来了,全部牺牲在长征路上,家家户户都是革命烈属和军属,强壮劳力的失去使瑶寺前小组的经济生活十分贫苦。由于地处偏僻,该村在国家电网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启动前一直没有通上电,村民们照明用的是煤油和松香。为此,电网员工个人积极捐款13.98万元,用于大柏地瑶寺前村的电网建设与“户户通电”工程建设。


为了让无电户早日用上电,瑞金市成立了“户户通电”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先后出台了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实施意见、工程管理办法等系列措施,分片包干,具体落实到村和户,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和按时通电责任状,实行蹲点督导、倒排工期、日汇报工程进度和风险抵押金制度。供电施工人员克服山高路陡、交通不便、翻山越岭,顶着烈日、冒着酷暑,加班加点,吃住在工地,埋头苦干,抢抓进度。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顺利地完成了瑞金市“户户通电”工程的建设任务。黄冰说,在“户户通电”工程中,瑞金市新建10千伏线路30.12公里,新建配电台区380千伏安17台,新建0.4千伏及以下工程13125户,总投资207.87万元。


一根根电杆、一台台变压器、一条条线路架设在无电村的田间山头。2006年12月,通过供电员工40多天的艰苦奋战,终于为乌溪村架通了满载希望的电路。当年12月22日,大柏地乌溪村瑶寺前小组举行了隆重热烈的通电仪式,红都人民宣告结束了无电的历史。


有了电,真方便。村民朱兆南说,通电后,村委一班人立即筹备修水泥路工作,为村民解决行路难问题。朱兆南还买了碾米机,开了碾米房,乡亲们的稻子再也不用挑到七八里外的邻村去碾米了。通电后,村民黄日辉和村里人合伙开办了烤烟房,用的全是电设备,光烤烟一年就能给他带来可观的收入。


电力成为招商引资的敲门砖


在“户户通电”工程之后,国家电网公司又启动了农村电网完善化工程。为赶在国庆60周年前让瑞金人民真正用上“放心电”,供电员工加紧施工,瑞金的农村电网完善化工程将在一周后结束。黄冰说,现在,瑞金电网发展的总体水平已超过周边县市,瑞金电力已完全可以保障全市工农业生产及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


电力是瑞金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是瑞金招商引资的敲门砖。市委书记陈晓春说,作为革命老区,瑞金曾是全国有名的重点贫困县市,就在改革开放以前,瑞金市的老百姓中还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头语: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养鸡养鸭换油盐。陈晓春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这不怪老百姓,当时瑞金县就是这样一种状况:电灯不明,道路不平,怎么发展?


据陈晓春介绍,瑞金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木材,地下有矿藏,但由于缺电,这些资源一直沉睡在山上,长眠在地下,得不到开发。改革开放前,对靠天吃饭的老百姓来说,年景好,能勉强吃饱肚子,年景不好,还得吃国家救济。当时的统计资料表明,那时瑞金年人均用电量还不足50千瓦时,远远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更不用说全国水平。


“要唤醒沉睡的资源,唤醒老区人沉眠的意识,就必须先发展电力,通过电力的先行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陈晓春说,瑞金的电力通过1999~2000年农电“两改”,两年的电力投资超过了过去50多年的总量,得到了长足发展。特别是2006年实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以来,市电网已覆盖了全市19个乡镇。全市境内有22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变电站,10千伏电网纵横交错,全市提前实现了户户通电,电网结构变得坚强起来。电力供应有了保障,市政府在制定“十五”计划时,把瑞金作为赣州地区东部中心城市的定位来发展,尤其在工业方面,市里已提出抓四大“主打”产品:一是以烤鳗、啤酒为龙头的食品工业;二是以三九瑞金医药公司为主的药业产业;三是以水泥为龙头的建材产业;四是大力发展各类加工业。由于电力供应和交通等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投资环境,“十一五”期间瑞金的引资招商形势良好。三九集团投资上亿元,重组了原瑞金医药公司,扩大了生产规模。江西水泥厂已投资几亿元,与瑞金联办年产300万吨的水泥生产线,把瑞金建成赣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在这四大“主打”产业中,前三个都将培植成税利超千万元、产值超亿元的企业,瑞金的经济发展将出现“惊人的一跳”。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