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人的三个年代——记合肥供电公司员工朱志恒,合肥供电局电话

红梅牌120照相机。
朱志恒在摄制《见证光明》时采访。
相机换成了先进的摄像机。
“我只要到了合肥,就知道肯定能碰到朱志恒。我和他甭管在哪遇上了,甚至隔上几年不见都毫无陌生感,这么多年了这个缘分就没有断,这个情分还在延伸……”——牛群

记者:汪漪

2008年,改革开放悄然翻过了辉煌的一页。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来说,30年岁月留下的,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点点滴滴。改革开放30年,引发了人们对往昔岁月的怀想。安徽合肥供电公司员工朱志恒就一直想说说他的故事。

在朋友的眼中,朱志恒是个奇人。身为供电企业一名普通的宣传干事,他时时关注社会,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投身社会文化工作,曾采访了200多位名人,用相机和手中的笔,记录下电网企业的一个个人和事。

黑白照片的彩色记忆

20世纪80年代,从几家人扎堆争看9英寸黑白电视机,到12英寸黑白电视机的普及,从电影院放映外国电影,到戴着蛤蟆镜的年轻人跳起了霹雳舞、穿起了喇叭裤,人们的生活开始变得多姿多彩。文坛空前繁荣,琼瑶不断翻新的小说,制造了她的言情神话,舒婷、北岛则成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以王朔为首的一批作家,颠覆了固有的思维模式,将浮萍式的生活嵌入文学世界。社会方方面面的变化,让无数文学青年为之激动、兴奋、迷茫,成为中国文坛不可复制的一大胜景。

上世纪80年代,作为当时的一名文学青年,朱志恒不知深浅地拿起了笔。1984年,他参加了合肥市一个历时一个月的影评写作讲习班。这次培训,让他在过了一把“电影瘾”的同时,也为他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1985年,朱志恒买了第一台相机,理由很简单:为了去“追星”。当时,他还在一家工厂当工人,月工资30多元,买的是市面上流行的红梅牌120照相机,价格100元左右,花去了3个多月的工资。为此,他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那台相机他至今还保留着。

1985年春节后,一场全国足球甲级队邀请赛在合肥举行。朱志恒决定带着相机去拍摄。正是这次拍摄经历,成就了他生平第一篇见报的稿件,标题为《球迷心中的星——马林》。朱志恒将马林(现任甲A辽宁足球队主教练)的照片冲洗出来后,很想寄给他,却不知道马林的地址,就寄到辽宁体育天地报社,希望编辑帮助转交,并附上一篇文章。不久,编辑邵宗正先生以毛笔小楷写了回信,表示照片已转交,文章随后发表。这让朱志恒非常感动,他说:“邵宗正先生是我遇到的第一位编辑,我在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时隔17年后,朱志恒终于与后来在《中国体育报》工作的邵宗正见面。

那是一个学风甚浓的时代。社会上掀起了“文凭热”,人们通过电大、职大、函授班等教育途径,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没有受过摄影和写作专业培训的朱志恒,在实践中努力学习。他注重从小处入手,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从写散文开始,发展到写人物专访、传记,并同国内文化界知名人士广泛接触,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戏剧电影报》《知音》等报刊上发表了数十万字的文章。

追赶大潮踏浪行

“腰别BP机,手拿‘大哥大’。”上世纪90年代初,这曾是成功人士的象征。一无所有的崔健,开创了中国流行音乐的新纪元,“四大天王”横行国内艺坛,掀起偶像风潮;深圳、海南特区人潮涌动,过去不敢想象的股票、贷款、买房、买车开始成为寻常百姓谈论的话题。这个时期给人最深的感触是:不是我不明白,是世界变化快。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曾经轰轰烈烈的文学阵营陷入了沉寂,广播、电视等传媒业空前发展。朱志恒痴心不改,工作之余在广播电台、电视台担任节目策划、撰稿工作。1992年,他创作的相声《十佳宾馆》,由李金斗、陈涌泉在北京电视台春节晚会上演出;1995年,他为安徽电视台春节晚会创作了小品《心愿》、相声《WC公司》。1997年4月,由他创作,笑星李文启、刘亚津等人表演的小品《把爱全给你》,在中央电视台《艺苑风景线》节目播出,获得了不错的反响。1997年至1998年,朱志恒为安徽人民广播电台撰稿的文艺专题《永远的长征——牛群重走长征路》和大型特别直播节目《走进春天》,连续两年荣获中国广播文艺奖二等奖。

外出采访、冲洗照片、购买录音带,处处都需要钱,朱志恒当时的收入几乎都花在了这上面。回想那段清贫的日子,朱志恒说:“我在字里行间,在镜头内外记录下一个个精彩的人生瞬间,那是我引以为豪的一笔财富。”

1998年年初,朱志恒历时一个月,在合肥、安庆两地深入采访,写成了4万余字的纪念文章《永恒的星座——回眸严凤英仙逝三十载》。黄梅戏一代名伶,宗师严凤英传奇坎坷的人生经历,深深吸引了他,他义无反顾追寻严凤英生命与艺术的足迹,几乎将所有与严凤英有关的重要人物都采访了一遍。

“那段日子我像着了魔,只要同事朋友一问起我最近在干什么?我就会向他们谈起许多关于严凤英的事情,甭管人家爱不爱听,一说就刹不住车。”严凤英当年在电影《牛郎织女》中“花正红时寒风起”的唱段,与她诀别人间时的经历惊人地相似,这让朱志恒感慨万千。朱志恒至今清楚地记得,1998年3月8日上午,他在结束全部采访后,冒雨前往安庆严凤英的墓地,在她的汉白玉塑像前,恭恭敬敬地献上了严凤英生前最爱的红玫瑰。

网络时代的怀旧情结

进入21世纪,互联网让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通信业的发达使信息传播更加迅捷,数码产品几乎无处不在,人们真正进入了网络时代。

身处网络时代的朱志恒,面对日益多元化的资讯,纷繁芜杂的人和事,年轻时爱“追星”的他,反而将目光和情感从明星、名人,转向了电网企业普通员工身上。步入中年的朱志恒思想更加成熟,文笔也愈加质朴。

1992年,朱志恒接受了撰写原合肥供电局建局30年电视专题片解说词的任务。他从历史档案中意外发现几张黑白照片,打听到这是当年合肥供电局“三八女子带电班”的合影。

所谓“三八女子带电班”,是“文革”中塑造的“半边天”典型。1973年,全国第一个“三八女子带电班”在广州诞生。1976年2月,合肥供电局成立了全省第二个“三八女子带电班”。六位女知青和男同志一样从事110千伏线路带电作业,干起了移杆子、换导线和220千伏带电大修等线路工作。她们的事迹深深刻在了朱志恒的记忆中,挥之不去。2005年年初,朱志恒将采访“三八女子带电班”的稿件,投给了《安徽电业》杂志并发表。

200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朱志恒接受了安徽省电力公司下达的撰写抗战时期老干部战争往事的任务。他从接受采访任务到完成最后一篇文章,历时两个多月的时间,与企业内平均年龄近80岁的老干部有了深入的接触。他们中有担任过罗荣桓警卫连长的老八路,也有背着电台与鬼子周旋的新四军战士。听着老人的讲述,他的心灵不断受到撞击,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直观的认识。他写的激情洋溢,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烽火岁月 热血男儿》,被多家媒体采用。

今年,朱志恒将创作的着力点放在了纪念改革开放30年上。他以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发源地之一的安徽肥西县小井庄的光明之旅为背景,编导制作了电视纪录片《见证光明》。该片以独特的视角,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这个普通村庄了不起的发展历程,以及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带来的崭新变化。最近,电视纪录片《见证光明》在第四届“中电传媒杯”全国电力行业优秀电视片展评中夺得金奖。

链接

牛群的电缘

朱志恒

1990年元宵节,我和牛群相识。他和冯巩来合肥参加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直播演出,那时的牛群见了谁都要说一句“领导冒号”(来自其成名作《巧立名目》)。他和冯巩可谓是国内相声界的黄金搭档。

当时,我不过是变电所的一名值班员,一名普通的业余撰稿人而已。采访后不久,专访牛群、冯巩的文章在《安徽电力报》见报,这是我为牛群写的第一篇文章。

没想到这一别就是六年,六年中我们电话联络不断。1996年5月,牛群再度来合肥参加演出,闲聊中牛群突然问我合肥的某花园小区怎么走?原来,他的亲大哥住在那里。他大哥牛路先生当年随解放军南下来到安徽,离休前是舒城县供电局局长。

2000年后,牛群到安徽蒙城县当副县长。2001年5月12日晚,我再次见到了牛群,当时他的房间内已是高朋满座。牛哥让我先听着别说话。稍后我明白了,有人正津津有味地谈着卫生部门改水改厕广告的创意。牛哥抽着烟,用心听着那实在让人难以恭维的创意,临了对方还一再要牛群谈看法,这真够让他为难的。他抬眼看见了我,说:“小朱,你感觉怎么样?”我想了想,说:“刚才在你们谈话的时候,我想到了马三立先生的段子《查卫生》……”我的话提醒了牛群,他立即表示赞同。对方还不明白怎么回事,牛哥就绘声绘色地表演起那段相声来。接着,他向别人介绍,说我是安徽怎么怎么棒的撰稿人,觉得我搞这个广告创意没问题,让我连一点回旋余地都没有。从那以后,我算是跟厕所“干”上了,很快拿出了创意方案。

我试图牵“牛”触“电”,希望让牛群能与电网结缘,但由于他实在太忙了,每次来合肥都是匆匆忙忙,没能抽出空来。直到2002年4月11日下午,他专门抽空来到合肥供电公司,饶有兴致地参观客户服务中心后,欣然留下“爱心永恒”的题词,并在合肥公司电视中心演播室内,通过《合肥供电动态》栏目向广大光明使者们讲了一番话。接着,他来到我的办公室,开玩笑地说:“‘猪圈’比‘牛棚’强多了!”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