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科普】安徽省电力发展史(上),安徽电力

1.解放前安徽电力工业基本状况

安徽省第一家近代工厂安庆造币厂(安庆电灯厂)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3月装备2台50千瓦蒸汽发电机发电用于生产。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由徽商吴兴周、程宝珍等人筹集资金,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创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2台1 47千瓦(200马力)蒸汽机、2台125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发电,供市区照明,后又率先采用汽轮发电机,发展动力用电,成为全省最大的民营电力企业。

辛亥革命后,1915年(民国四年)蚌埠电灯公司(厂)建立。1919年(民国八年),铜陵县大通镇振通电灯公司成立,建在长江和悦洲,装机108千瓦,以2.2千伏水底电缆穿越内江,供九华山香客过往留宿照明,繁荣一时。至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全省公用电灯公司(厂)共有25个,用户自备电厂3个,发电设备总容量5 256千瓦,年发电量101 6万千瓦˙时,最高配电电压6.6千伏。

抗日战争爆发后,初具规模的安徽电力工业遭到侵华日军的洗劫,停、毁过半。芜湖、安庆电厂被华中水电株式会社侵占;淮南煤矿自备电厂由日本三菱、三井财团掠夺经营;蚌埠耀淮电灯公司被日本侵略军司令部控制;合肥耀远电气公司成为日本侵略军和宪兵队的专用电厂;铜陵大通和悦洲振通电灯公司遭日本侵略军飞机两度轰炸毁坏,广德广明电气公司被日军烧毁;宣城、南陵、宿县、涡阳、枞阳、无为等地电灯公司,亦先后毁于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或受侵扰停业;凤阳县临淮关电厂设备被日军拆走;其余县镇多数小电厂也在战争中纷纷倒闭。民族电业顿遭摧残。日本侵略者为掠夺安徽的煤炭、铁矿资源,先后在淮南、马鞍山建造发电所,安装汽轮发电机组1.19万千瓦,以22千伏输电线向矿区供电。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日本投降时,安徽省发电设备容镀不足1万千瓦。同年9月,安徽省政府迁至合肥,194 7年(民国三十六年)只在合肥洪家花园装1台15千瓦发电机发电,供省政府主席公馆使用。蚌埠、安庆分别增装500千瓦及480千瓦发电机各1台。淮南矿路公司所属淮南电厂,于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建下窑第三发电所,安装1台2000千瓦快装式发电机组.次年发电,是安徽最早的中压机组。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批准设立皖南电厂筹备处,在马鞍山筹建2台5000千瓦机组,设备从美国进口,1984年(民国三十七年)1月开工,至解放前仅进行了部分土建、安装工程。

1.解放前安徽电力工业基本状况

安徽省第一家近代工厂安庆造币厂(安庆电灯厂)于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3月装备2台50千瓦蒸汽发电机发电用于生产。中国“四大米市”之一的芜湖,于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由徽商吴兴周、程宝珍等人筹集资金,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创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安装2台1 47千瓦(200马力)蒸汽机、2台125千瓦三相交流发电机,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发电,供市区照明,后又率先采用汽轮发电机,发展动力用电,成为全省最大的民营电力企业。

辛亥革命后,1915年(民国四年)蚌埠电灯公司(厂)建立。1919年(民国八年),铜陵县大通镇振通电灯公司成立,建在长江和悦洲,装机108千瓦,以2.2千伏水底电缆穿越内江,供九华山香客过往留宿照明,繁荣一时。至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全省公用电灯公司(厂)共有25个,用户自备电厂3个,发电设备总容量5 256千瓦,年发电量101 6万千瓦˙时,最高配电电压6.6千伏。

抗日战争爆发后,初具规模的安徽电力工业遭到侵华日军的洗劫,停、毁过半。芜湖、安庆电厂被华中水电株式会社侵占;淮南煤矿自备电厂由日本三菱、三井财团掠夺经营;蚌埠耀淮电灯公司被日本侵略军司令部控制;合肥耀远电气公司成为日本侵略军和宪兵队的专用电厂;铜陵大通和悦洲振通电灯公司遭日本侵略军飞机两度轰炸毁坏,广德广明电气公司被日军烧毁;宣城、南陵、宿县、涡阳、枞阳、无为等地电灯公司,亦先后毁于侵华日军飞机轰炸,或受侵扰停业;凤阳县临淮关电厂设备被日军拆走;其余县镇多数小电厂也在战争中纷纷倒闭。民族电业顿遭摧残。日本侵略者为掠夺安徽的煤炭、铁矿资源,先后在淮南、马鞍山建造发电所,安装汽轮发电机组1.19万千瓦,以22千伏输电线向矿区供电。

1945年(民国三十四年)8月日本投降时,安徽省发电设备容镀不足1万千瓦。同年9月,安徽省政府迁至合肥,194 7年(民国三十六年)只在合肥洪家花园装1台15千瓦发电机发电,供省政府主席公馆使用。蚌埠、安庆分别增装500千瓦及480千瓦发电机各1台。淮南矿路公司所属淮南电厂,于1946年(民国三十五年)建下窑第三发电所,安装1台2000千瓦快装式发电机组.次年发电,是安徽最早的中压机组。与此同时,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批准设立皖南电厂筹备处,在马鞍山筹建2台5000千瓦机组,设备从美国进口,1984年(民国三十七年)1月开工,至解放前仅进行了部分土建、安装工程。

2.解放后安徽电力工业基本状况

(1)改革开放前安徽电力工业的发展

①新中国建立初期(1949一1952)。中华人民共和田成立后,淮南发电厂收归国有,改自备电厂为公用电厂;蚌埠、合肥、电溪、滁县、巢县等电厂收归地方政府经营;芜湖明远、歙县竞新等厂继续私营,后实行公私合营;皖南电厂筹建处易名为马鞍山发电厂,由南京电业局管理。安徽全省解放时共有小型火电厂8个,自备电厂15个,均系孤立供电小电网,职工512人。全省发电设备容量1.43万千瓦,最大单机容量2 000千瓦。由于年久失修,部分机组达不到铭牌出力。输电最高电压为22千伏,线路总长43公里。全省发电量0.24万千瓦˙时。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政令,没收官僚资本,地力电力分别由皖北、皖南行署接管,后由省人民政府工业厅管理。

淮南发电厂将田家庵第三发电所的2 000千瓦快装式机组拆于公山,1950年3月动工,9月发电。同年的5月,马鞍山发电厂首台5000千瓦发电机组建成发电,第二台同型机组亦基本建成。电力建设开始以淮南为基础.不断进行扩建,并兴建35千伏以上电力网。

合肥耀远电气公司,更名合肥电力厂,其余各地亦纷纷办电。1951年9月,皖中第一条35千伏淮南田家庵至合肥逍遥津变电所输电线路,以22千伏电压长距离向省会供电。

②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及“一五"时期(1953~1 957)。在这一时期.由国家出资0.66亿元给安徽省,开始有计划地进行电力建设。全省恢复、扩建和新建的小型火电厂达40个。1 953年起,安徽电业开始进入有计划建设的新时期。

水电:

1954年,田合线、田蚌线和淮南矿区输电线均由22千伏升压为35千伏运行,形成淮南、合肥、蚌埠相联的皖中35千伏电力网,安徽省开始出现区域性电力网。

1954年10月,中国第一座全长5.10米,高74.4米钢筋混凝土连拱坝(国内属首创)拔地而起,、同年11月,佛子岭水电站首期工程2台1 000千瓦机组建成投产发电。

1954年3月梅山水库连拱坝工程开始建设,安装4台1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1955年8月开始安装,1959年5月全部投产。

1961年4月,响洪甸单拱重力坝水电站,4台1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投产,以110千伏出线向电网送电。

磨子潭双支墩肋墩坝水电站于l956年9月22日开工,1959年12月建成,安装1台1.6千瓦水轮发电机组。

火电:

1955年,淮南田家庵发电厂开工,1956年初,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投产。次年,4台同型机组全部竣工发电,成为中国工业史上自力更生建设电厂的重要标志。

“一五”期间,在皖北和皖南还恢复和新建了40多个小电厂。安徽省新增装发电设备容量5.25万千瓦,发电量年均递增率40.8%;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582公里,在原有煤炭、化工、纺织、建材等用电的基础上,新增了农村、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和造纸工业用电。这一时期安徽的电力建没顺利、稳步、科学的向前发展,为进行大规模的电力建设奠定了基础。

③“二五”时期(1958—1962)。根据“水火电并举,因地制宜”的发展方针,安徽电力投资5.88亿元,重点兴建中型电厂(站)及11 0千伏输变电工程,并着手大型矿口电源基地建设的前期工作。1958年7月,以省水利厅、淮南电业局、省工业厅电业管理科和佛、梅水电工程处的人员为基础,组建安徽省水利电力厅。省水电厅下设电业局,管辖淮南、马鞍山发电厂,佛子岭、梅山水电站,淮南、蚌埠、马鞍山、合肥供电所,电力中心试验所、火电基建工程处、送变电工程队等11个单位。

1959年7月1日,皖南电业局成立后,原由南京电业局管理的皖南部属电力企业,划归安徽管理;

1962年成立安徽省电业管理局,为部属企业,隶属华东电业管理局统一经营管理。

“二五”期间,因受“大跃进”的影响,经济建设以钢铁工业为中心,马鞍山、合肥钢铁企业是国家重点项目之一,同时大办“小土群",用电负荷急剧增长。火电建设在煤炭基地淮南、淮北(濉溪)、宿州和负荷中心地区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等市全面铺开,淮南发电厂扩建3台2.5万千瓦及1台1.2万千瓦机组,1960年全部投产。1962年,部属火电设备容量达22.02万千瓦,发电能力有较大增长,但是简易投产机组较多,给生产带来困难,并造成浪费。

④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63—1965)。由于这一时期用电负荷及用电量相应回落,电力系统对部分发电设备采取完善措施,生产方面则大练基本功,因此安徽电力的工业获得了整顿复苏的机会。此时期,将长江水系的水力发电站及省会的合肥发电厂等工程停建或缓建,数年后才陆续复工。

1965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将首批从波兰进口的2台12万千瓦发电机组组装于淮南。同时,地市、县属火电厂亦新增机组11台,总容量1.25万千瓦,并用汽轮机取代柴油机和煤气机。

⑤“三五”(1966--1970)时期。“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由于受无政府思潮的冲击,安徽省的电力管理机构一度陷入难以开展工作的局面。1969年1月3日,中共安徽省电业管理局委员会成立,这之后的电力管理机构与水利厅合并不久又分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电力生产建设。

火电建设方面,完成新建、扩建任务的主要有芜湖、铜陵、合肥发电厂。同时根据国家关于建设战略后方的部署,上海市及江苏省先后在皖南山区建成后办发电厂5个,装机容量达10.05万千瓦,使安徽省的发电设备容量大为增加。淮南发电厂完成三期扩建,共装机11.10万千瓦,并先后建成马鞍山、芜湖、铜陵、合肥等中温中压发电厂,使电源布局渐趋合理。

水电建设方面,毛尖山水电站1965年复工后,1 966年竣工,安装2台1.2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以1 10千伏出线联人电网,主要担任调峰调相任务。1 970年10月1日,陈村水电站首台5万千瓦发电机组投产,充分发挥综合效益,并在电力网中发挥重要作用。

至1970年.全省形成以34万千瓦火电和19万千瓦水电容量的110千伏电力网.职工17329人。并建立起设计、试验研究机构和电力专业学校,技术力量有所加强。

⑥“四五"时期(1971~1975)。波兰产的2台12万千瓦机组,于1972年1月及9月先后在淮南田家庵电厂移交生产,安徽开始拥有10万千瓦以上超高压机组。淮北发电厂的2台5万千瓦高压机组相继于1973年投产。

陈村水电站1975年7月,3台5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全部投产。通过5条110干伏、1条220千伏输电线路向电网供电。

纪村水电站1973年11月开工,安装2台1.7万千瓦水轮发电机组,以110千伏出线联入电网.1977年8月全部投产。

1971年9月,淮南田家庵至宿东电厂1110千伏输电线建成,实现了淮南、淮北联网供电.并使安徽电力网与江苏徐州联网。

1974年,皖南实现水火电联网供电后,形成芜湖、铜陵、陈村、宣城110千伏环网。同时,由陈村南下,经旌德、绩溪、歙县至休宁县大路口10干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皖南各地市实现110千伏联网。同年,合肥桥头集至滁县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入运行后,皖中110千伏电力网联成一片。至此,全省110千伏电力网开始联成一个整体。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最早也起于皖中。

1972年7月,建成全省第一个淮南至合肥桥头集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次年,合肥经东、西梁山过江线至当涂县长龙山变电所与南京电网相联,使安徽省电力网与苏、浙、沪电力网首次以220千伏电压联网。

1975年,全省火电设备容量达90.90万千瓦,输电最高电压为220千伏,在建工程主要有淮南和淮北电厂国产超高压12.5万千瓦机组各2台。

(2)改革开放后的安徽电力工业的发展。(由于内容过多,担心影响阅读效果,请见下一期)

小编:陈尹口

参考文献:《阳光电力》

延伸阅读:

国家发改委批复安徽省开展电力体制改革综合试点(附全文)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