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航拍济南最大垃圾处理场-济阳孙耿生活垃圾处理中心 最终变成了一座山,孙耿

你有想过城市垃圾都是如何处理的吗?

目前,济南的生活垃圾基本都聚集在这里--

济阳县孙耿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心。



图:齐鲁晚报记者 周青先

除了一半多被垃圾焚烧发电,

其余的就在填埋场堆成了十几米高的山,

真正的平地起高山。

目前北侧的一号填埋场已经被覆土遮盖


图:齐鲁晚报记者 周青先

栽上小树变成了小山,

南侧的2号填埋场体积也基本达到跟北侧差不多了。


图:齐鲁晚报记者 周青先

[换行]

你有想过城市垃圾都是如何处理的吗?

目前,济南的生活垃圾基本都聚集在这里--

济阳县孙耿镇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心。



图:齐鲁晚报记者 周青先

除了一半多被垃圾焚烧发电,

其余的就在填埋场堆成了十几米高的山,

真正的平地起高山。

目前北侧的一号填埋场已经被覆土遮盖


图:齐鲁晚报记者 周青先

栽上小树变成了小山,

南侧的2号填埋场体积也基本达到跟北侧差不多了。


图:齐鲁晚报记者 周青先

[换行]

《一袋垃圾的奇幻漂流》

从垃圾桶到区垃圾转运中心,再从转运中心到黄河北的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最终被焚烧或填埋,一袋普通垃圾背后,是近10万个垃圾桶、1.2万名环卫工、370多辆垃圾收集车、154辆勾臂垃圾车、600多名专职驾驶员、大大小小的垃圾转运中心以及一座大型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组成的庞大垃圾收运体系。

第一站 上午8点 历下区甸柳二居

我是一袋普通的生活垃圾,来自历下区甸二居的一户居民家中。3月17日8点,居民陈先生把我从家中拎起,投放到小区楼下的垃圾桶里。从这一刻起,我便开始了我的奇妙旅行。

这个240升容量的垃圾桶就是我旅行的第一站。在这里,我遇到的第一个人,是甸柳环卫所的环卫工人黄师傅。陈先生将我投放得很好,没有撒落在桶外,如果有撒落,黄师傅会很快把桶外垃圾清理干净。

9点钟,随着上班高峰逐渐结束,楼下两个垃圾桶差不多也满了。黄师傅将垃圾桶整理封桶,并将垃圾桶拖至一辆8桶垃圾收集车上。穿过小区内狭窄小巷,我在桶内静静等待垃圾压缩车的到来。

很快,9点10分,垃圾收运员黄传胜开着一辆3吨容量的垃圾压缩车,来到甸柳二居附近,和收集车“接了头”。随着收集车的自动升降台缓缓下降,我被迅速倾倒至压缩车内。黄师傅带着空桶返回原地,我则和小区其他桶内的小伙伴一起,去往东部的历下区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

车上的黄传胜师傅负责两个小区垃圾收集,一天要在甸柳和转运中心至少往返3趟,一趟接近3小时。这已经是他今天第二趟了,每天的第一趟垃圾收集在凌晨4点左右。两个小区共约90个桶,分布在三四十个点位,历下垃圾清运要求日产多清、随产随清,黄传胜师傅的一天可是相当辛苦呢。

目前,历下全区垃圾收集车已经从2012年的30辆,增加到现在的84辆,且每天24小时不间断循环收集。现在全区还有218名像黄传胜一样的垃圾收集员,保障源头垃圾及时收集、运输。


第二站 上午10点 历下区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

上午10点,经过20分钟左右的车程,我跟随着黄传胜师傅的垃圾压缩车,来到了位于奥体中路、黄台南路交叉口的历下区生活废弃物转运处理中心。进转运中心时,我看到更多压缩车不断赶来。原来,全区垃圾都将在此汇集,在这里被进一步压缩至16吨容量的大型密闭垃圾罐中。

压缩车驶入二楼前,先要过地磅,听称重员说,历下区的日产垃圾量已由2012年的600吨,增加到目前近900吨,是全市生活垃圾产量最大的区。上了二楼卸料车间后,一排8个泊位出现在眼前,每个泊位下,放置了一个16吨容量的大型垃圾罐,泊位上方则有两个巨大的压缩锤,垃圾从车内倾倒至罐中后,大锤便向下全力压缩。

和其他区建设有多处中小型转运站不同,历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这个全区唯一转运中心,有着一套先进的中央控制系统。宽敞的卸料车间内,与想象中充满恶臭的气味、脏水横流的场面截然不同,5名工作人员不间断对地面进行清扫、冲洗,车间的屋顶上喷洒着生物试剂,这种试剂抑制气味的同时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黄师傅将我倾倒至大型垃圾罐后便离去。当我所在的垃圾罐装满密封后,等待在一楼的运输车也已准备好,我从泊位被缓缓装载到重型车上,离开转运中心,驶向黄河北的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

仅在历下区,一袋垃圾处置的背后,就是由1.2万个垃圾桶、2000名环卫工、219名垃圾收集员、84辆垃圾收集车、18辆垃圾运输车和一座全国先进的现代化垃圾转运中心组成的庞大的现代化收运体系。


第三站 上午11点40分 济阳县孙耿镇,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

离开历下区后,我的第三站旅程就要长了很多。位于济阳县孙耿镇的济南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是我的第三站,也是我此次旅程的终点站。在那里,我将面临两种命运,一是进入焚烧发电厂被焚烧,另一种则是进入填埋场被填埋。

经过1小时10分钟的车程,运输队员郭树军带着我来到终点站。还没到终点,有着高高烟囱、冒着腾腾蒸汽的焚烧厂和巨大的填埋场就可以远远望见。除章丘、平阴、商河之外,市内7区及济阳县的生活垃圾全部汇集在此,平均每天多达4600吨。


在这里,这些从市区运来的生活垃圾大部分会被焚烧发电处理。在焚烧厂,垃圾经过4-7天的发酵就可进入焚烧炉,焚烧后产生的热量经锅炉吸收后成为蒸汽,再经过管道进入冲转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目前,焚烧厂每天焚烧约2500吨垃圾,可产生85万度电。

[换行]

而在填埋场,每天大约有2100吨垃圾被填埋,产生的沼气也可用来发电,每年可以处理沼气1400万立方米,发电1960万度。从空中俯瞰,面积巨大的填埋场内,大片的垃圾已经堆得高出地平面,人和车辆跟垃圾山比起来,极不起眼。不远处,已经封存的上一个填埋场,在覆盖上渣土后,栽种了树木和草皮,变成一座“假山”。


今年3月底,焚烧发电厂的扩建工程即将完工,新的生产线将投入试运行,处理中心的日焚烧能力将再提升1000吨,垃圾焚烧率将从原来的54%上升至75%。

上午11点40分,随着郭树军师傅带着我进入焚烧厂,并倾倒至巨大垃圾坑中后,我的此次漂流之旅基本结束。接下来的几天,我将在这里发酵后,进入焚烧炉。经过一道道工序后,最终变成电能,回到千家万户。

相关链接

日产垃圾六千吨

厨余垃圾占六成

2015年之前,在没有突发情况下,济南市垃圾年增长率一般在3.5%左右。当时,据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测算,2020年城区垃圾日产量将达到4166吨/日。但2018年,除章丘、平阴、商河外,济南市内7区加济阳县的垃圾日产量已达到4600吨,全市则近6000吨。

大量的生活垃圾中,厨余垃圾占比最高。济南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生活垃圾为未细分类的混合垃圾,厨余垃圾占总量的近60%。这也导致济南生活垃圾的一大特点,就是垃圾含水率较高,全年平均可达到80%左右。垃圾渗滤液涌出率夏天可达到30%,冬天低峰达到8%,全年平均18.5%。

近年,以“资源化”和“减量化”为目标的垃圾分类日渐被重视,而厨余垃圾经过妥善处理和加工,可转化为肥料、饲料、沼气、燃料等新的资源。对厨余垃圾单独收集,可以有效减少进入填埋场和焚烧厂的有机物量,减少臭气和垃圾渗滤液产生的同时,也避免水分过多对垃圾焚烧处理造成的不利影响。济南垃圾分类,厨余垃圾的分类将是重头戏。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