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次石油危机,这些你可能不知道,第二次石油危机

第二次石油危机的起因是1978年爆发的伊朗革命,这年8-12月的罢工和示威活动则让国家经济陷入瘫痪,次年4月伊朗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并建成伊斯兰共和国。1980年,伊拉克趁乱入侵伊朗,战争使得这两个石油输出大国的生产完全停摆,国际油价急剧上扬。

1979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年度价格会议前夜,两个OPEC成员国利比亚和印度尼西亚同时宣布计划提高油价,有意促使OPEC保持高油价的现状。油价的上涨持续到了1981年,此时的石油价格已从原先的13美元/桶涨到了34~36美元/桶。

石油不比其他商品,它的价格上涨会引起社会经济各方面的连锁反应。自从石油危机开始,美国就发生了“油荒”,加油站前排起了长龙。随后的油价高企不光影响到了人们的用车成本,所有商品的运输成本也水涨船高,1979年美国的通货膨胀率高达10%。

此外,第二次石油危机带来了很多有意思的影响。

一.节能汽车越发被重视

美国因为地广、人少、油便宜,所以在石油危机之前,非常受欢迎的车型是车长超过5米、轴距超过3米,搭载着6、7升以上排量的V8发动机的全尺寸轿车。美国人认为这种车才叫车,才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征,直到今天不少美国人还是这么认为——V8才是王道。

但是随着是随着油价的不断上涨,美国消费者感到自己手中笨重、费油、高故障率的本土品牌汽车是一个沉重的负担。于是很多美国人将自己的美国品牌汽车卖掉,换成了小巧、省油、可靠的日系车型。丰田、本田、斯巴鲁等品牌于此时在美国市场永久地站稳了脚跟。这种情况从第一次石油危机开始,第二次石油危机后继续发展。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汽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也更是向着清洁、节能的方向进一步发展。

二.石油探勘遍地开花

这两次油价暴涨给发达国家的经济带来严重影响,同时也推动了发达国家在非欧佩克国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到20世纪70年代末,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遍及五大洲四大洋。1980年的高油价好比是世界石油大开发的导火索,五大洲四大洋顿时遍地开花,眨眼间还冒出了一大批新油田。非OPEC国家的新老油田都在全力扩大石油生产规模,提高石油产量,其中一些国家不仅实现了石油的自给自足,而且还跻身石油出口国家的行列。

苏联和中国因为幅员辽阔,很快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大国。北海油田的产量也不容忽视。非洲石油源源不断地输往西欧各国,相应地冲减了西欧国家从美国和OPEC国家进口石油的数量。自1980年以来,墨西哥已经成为非OPEC国家中另一重要的石油出口国。而加拿大很早就是世界上的石油出口大国,再加上拉美其他一些非OPEC产油小国,这些都是独立于美国和OPEC之外的石油出口国家。因此,1982年以后,世界石油市场出现了石油供大于求的局面。

三.替代能源的寻找

第二次石油危机的发生,及环境保护要求日趋严格,越来越多的国家高度重视寻找石油的替代能源,促进了对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和利用。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大气田的发现以及天然气液化相关技术的形成和配套,70大口径、高输量、长距离输气管线和海底输气管线的大规模的建成,为这个时期天然气工业的持续增长创造了条件。据统计,世界探明天然气储量从1970年的39.4万亿立方米增加到1990年的130.26万亿立方米。前苏联在西西伯利亚的勘探找到一批大油田,中东波斯湾,英国和挪威也相继在北海发现大气田,从而成为世界上重要的油气生产国。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