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诲于李四光的我国著名石油地质学家我所了解的中国石化西部新区勘探指挥部专家组副组长康玉柱,康玉柱

一项世界瞩目的重大突破、开辟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新纪元,此乃基于对探井再往下打了28米后方露出水面,这一大胆作为的提出者就是康玉柱同志。

之后,以塔北勘区为中心的塔里木大会战节节连获高产油气流,不断发现诸多大中型油气田,引起了中央决策层的重视,1990年8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考察了新疆塔北勘区,听取了油气联合勘探指挥部指挥、专家组组长康玉柱同志对油气勘探重大进展和前景的汇报。之后,又接见并与他握手。

1960年完成本科学业,毕业于长春地质学院的康玉柱同志,四十多年来的石油天然气勘查生涯中,他转战祖国的大江南北22个省,并对45个盆地进行了石油地质勘探工作。新世纪头两年即2001,2002年,他参加了12口探井的井位确定和设计审查,其中,准噶尔盆地中庄井于侏罗系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西部新区首次重大突破。由他主笔编写的规划、设计、报告、论文、专著(10部)等100多篇约800万字,着实是为我国油气工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毕业后工作的第十个年头即1970年5月,在北京紫竹园李四光住宅,康玉柱等同志面对面地亲自接受了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教授教诲和学术上的指示,如在生油层调查时,并确认之,“找油就有了基础……,对全盆地的油气远景进行评价,……找到了生油区,一定是大油田”。之后,由他任分队长率领分队遵循李四光的这一指示开始了对塔里木盆地进行油气前景的评价研究,按照李四光创建的地质力学理论,结合自己独立思维和分析,他认为该盆地属很有前景的大含油气区,并积极向地质部建议,可以上勘探队。正如《人民日报》所载:最早对塔里木盆地远景给予很高评价的,并主动要求到新疆工作,对荣获特等奖的沙参二井井位选择起了主要作用的是西北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康玉柱。

1977年7月,根据全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战略需要,国家地质总局前瞻性地决定组建并点名曾在库车向石油部发表建议的康玉柱任负责人的塔里木油气勘探筹备组,到塔里木盆地进行调研,准备建立油气勘探基地,并明确筹备组要完成《关于拟编塔里木盆地石油普查设计方案的通知》。此间,康玉柱同志为主,为总局上勘探队伍作了科学而详细的可操作性设计方案。1978年元月,康玉柱同志等被请到上海锦江饭店,在一间会议室里挂着一张一张又大又鲜艳的地质图、构造图、规划图面前,由他向部领导作《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普查初步设计方案》的汇报,他坚定地指出:“塔里木盆地是寻找几个大庆式油气田的含油远景区”。“西南坳陷区油气前景最佳,北塔里木隆起区和中央隆起区是寻找古生界油气藏的有利地区;北民丰-若羌地区相对说较次些”。这位四十岁刚出头的青壮年声音宏亮地向部领导介绍说:“塔里木应大干快上,站稳脚跟后先易后难,采取重点突破与区域展开相结合,主攻喀什-麦盖提地区,逐步扩大的方针……。总体部署是:突破西南、查清东部、探索中央”。最后,就是在这次锦江饭店汇报会上,部长们当场决定:同意康玉柱同志关于成立“新疆石油普查勘探指挥部”(现为西北石油局)的建议,采纳了以他为主制定的这个方案,指定该指挥部仍由他任技术负责人。从此,开始了西气东输具有历史性决定意义的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工作。

1978年9月,他在“新指”于阿克苏召开的地质工作座谈会上,所作《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找油方向》专题报告中,首次肯定西南坳陷区的油气前景极佳的预测。

指挥部在喀什-麦盖提地区进行了侦察性勘探后发现,目的层埋藏深,构造亦复杂,并急待寻找新的勘探区。1979年9月,以他为主用地质力学构造体系控油的理论,首先提出了勘探重点向塔北沙雅隆起转移,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次年初,将重点从喀什向塔北沙雅斜坡转移,春节刚过,康玉柱和他的新伙伴贾润胥、陆青、蒋炳南、张文献等等同行共商移师塔北的大计。经后来的实踏证明沙雅斜坡实则是沙雅隆起,且雅克拉是一个完整的构造。这是一个可观的油气富集带,并发现了多个大、中型油气田。顿时,给勘察指挥部上空带来了一派生机盎然的春天。

就在这年,也就是1980年的12月,康玉柱根据西北石油局新作二维地震资料,又率先提出了在雅克拉雁列构造带上的雅克拉构造上打沙参2井的意见,并写入1981年“新指”总体设计中。三年后,在他的主持下和大家一起确定了井位,1984年8月16日,沙参2井钻到5363米,便抵达了古生界白云岩,仍未发现油气显示,按设计要求,钻到此时,即为目的层终孔,此时,有人灰心失望地要求停钻完井。在是否往下再接着钻,争论很激烈的关键时刻,康玉柱同志顶着巨大的风险和莫大的压力,在其他同志的支持下,建议局书记徐生道召开紧急会议,他果断提出:“决不能停钻!至少再打100米”。

此时,诸多人有疑虑,他举出了三大理由:一是该井于3800多米见良好油气显示,证明这油肯定从深部运移上来而致,因此,在下面可能还有油气存在;二是见到了一些白云岩,也就是说还不能确定地质时代,原地质任务尚未完成;三是根据我国古潜山油气藏的特点,油气不一定在古风化壳表面,而往往富集于古风化面之下一定深度的风化淋滤带内。不但他,而且也使众人对深部有油气满怀了信心,这个意见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经过6天的继续往下钻,只推进了28米,即在1984年9月22日凌晨3点15分,下钻到5391米时,油气龙昂首呼啸着奔腾而出,并喜获日产油1000方,天然气200万方的高产油气流。一位美国商人在乌鲁木齐听说后,惊叹道:“又一个科威特出现了”。从而实现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首次重大突破,成为我国油气勘探史上继大庆、海上油气突破后的第三个重要里程碑的突破,时任副总理的万里说:“中国人自己标出来的,了不起,是一个大贡献。”国务委员康世恩说:“沙参2井高产油气流是一个大大的突破”。它开辟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新纪元,亦是塔里木油气勘探新的重大转折。因此,1985年康玉柱同志荣获地矿部特等奖,并记一等功,又获新疆自治区有突出贡献奖。

这一转折是历史性的,它为国家石油工业确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正是由于沙参2井的成功,犹如25年前,东北松基3井打出了工业油气流后,组织松辽石油会战一样,从而拉开了塔里木油气勘探大会战的序幕。

继此重大发现后,康玉柱等同志立刻提出:沙雅隆起形成了一个油气富集带,并建议地矿部加大勘探力度向寻找大的油气田推进。

1985年,为迅速扩大沙参2井的这一重大成果,国家成立了以康玉柱任指挥、兼任专家组组长的“塔北油气联合勘探指挥部”。调集了6个地区约6000多人参与塔北找油大会战。之后的5年里,先后在8个层系发现了雅克拉、阿克库木、阿克库勒、轮台、艾协克和达里亚等6个油气田。紧接着,在此连续突破基础上,1989年,使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调集了万人队伍再上塔里木,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勘探工作。

1990年,以他为主依据古隆起、古斜坡控油的新理论,力排诸多认识上的种种分歧,首先一眼看准了巴楚-麦盖提地区,随即开始了勘探,之后的第2、第5年,亦即“八五”、“九五”期间分别在该地区的麦3井及巴楚隆起的巴参1井石炭系试获高产油气流,实现了两个构造单元的导向性首次重大突破,为我国又找到并建立了两块油气勘探开发基地。

沙参2井奥陶系实现重大突破后,从此迎来了塔里木以古生代海相为主要目的层的勘探热潮,先后发现了10多个油气田。1990年10月在康玉柱主持下于艾协克构造上(塔河3号)设计的沙23井,经再测试于石炭系获高产油气流,这就是塔河大油田的第一口发现井。1991年,他们在桑塔木构造上(塔河1号)设计的沙29井又获高产油气流,属塔河大油田第二口发现井。由于以他为主一直坚持古生代克拉通,坚持寻找原生大油田的勘探思路,1995年,又坚持上三维地震后,又有一批探井均获高产油气流。因此,发现了塔河亿吨级大油田,2002年已获探明储量2.5亿吨,三级储量之和达到3.5亿吨,成为中国第一个古生界大油田,预计可拿到8~10亿吨的超大型油田。

大学本科毕业后,李四光亲自面授和直接教诲下的康玉柱同志,踏上了一个石油天然气勘察生涯的不归之途。在上述一系列重大发现和重大突破后,他深入研究、总结了塔里木盆地,乃至国内其他有代表性的油气田成藏特征,特别是以他为主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的研究成果,于1992年首次创立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成油理论(专著:塔里木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填补了我国石油地质理论的空白,“九五”还是以他为主主持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又充实了这一理论。

当年,我国利用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创建的构造体系控矿理论,指出了中国东部三个沉降带含有丰富的油气,进而发现了大庆、华北、江汉等一系列大油田。康玉柱等同志创造性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在塔里木发现了一系列油气田,并研究了新疆乃至全国主要构造体系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专著:中国主要构造体系与油气分布),并提出了构造体系控油具有明显的级次性,从而丰富和发展了地质力学理论。

1967年开始,他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30多个盆地进行过石油地质研究和勘探工作,几十年的实践中,他总结了一套关于叠加盆地成油理论。由于他成果卓著,1985年1月29日,他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一一握过了谷牧、胡启立、郝建秀、严济慈、宋平、钱昌照、周培源的手后,接受了地矿部油气发现特等奖、记一等功和一万元奖金,次日,《人民日报》这样写道:“最早对塔里木盆地远景给予很高评价,并主动要求来到新疆工作,对荣获特等奖的沙参2井井位选择起了主要作用的西北石油地质局副总工程师康玉柱”。同年,又获新疆自治区突出贡献奖,之后,康玉柱同志多次获奖,1993年,又获第三届李四光地质科学奖。2001年获中国石化集体特等奖等。

康玉柱同志对工作一丝不苟,勇于实践,执着追求,开拓创新,自强不息,总结立论。他说:若是后人在我们放弃过的地方发现了油气,我们就会遗臭万年。他始终以研究地质为乐,以寻找油气为志,孜孜不卷、锲而不舍、努力探索着地下奥秘,不愧是我国一位德高望重的石油地质学家。最近,康玉柱等同志又一部关于《中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田形成条件及分布规律》问世。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