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大佬入局户储,首款产品集成GPT-4大模型,许映童

双碳目标下,储能市场呈万亿级爆发。

因为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发展数量的长期不平衡,储能正在电动车充电站生根发芽,形成“光储充”一体化的新商业模式。

光储充,顾名思义,这种一体化充电站的核心由三部分组成——光伏发电、储能电池和充电桩。

这三部分组成一个微网,利用光伏发电,将电量存储在储能电池中,当需要时,储能电池将电量供给充电桩使用,通过光储充系统,太阳能这种清洁能源就被转移到汽车的动力电池中,供车辆行驶使用。

今年以来,作为新型储能产业的发展方向,光储一体化正迎来加速发展。

思格新能源就是其中一匹黑马。

思格新能源成立于2022年,专注光储充模块集成的储能系统。成立伊始,便迅速赢得了资本的青睐。不到一年,公司已获得数亿元的天使轮投资,首轮融资由高瓴资本、华登国际等联合投资,云晖资本、钟鼎资本跟投。公开资料显示,其估值也达到近30亿人民币。

开局即“王炸”,思格新能源何以成为储能界的新秀?

华为大佬再创业,亲自操盘再战储能市场

思格新能源聚焦于户用储能产品,创始人许映童曾在华为任职长达二十余年。

华为是光伏领域老大哥级别的存在,入局已经有十年光景,2012年,华为注册华为数字技术(苏州)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为逆变器产品的开发及销售。

进入逆变器市场后,靠着差异化的组串式路线,华为在短时间里实现了快速增长。

2021年1月,方正证券发布研报显示,2015年华为逆变器出货量首次超过SMA公司,排名全球第一。此后,华为逆变器出货量已连续多年在全球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2021年全球各地区光伏逆变器市场份额排名

光伏和储能的产业关系密切。储能领域乘风而起时,大量光伏高管从原公司离职,选择加入创业大军。

先是通威股份前董事长谢毅离职创业获得五粮液的天使轮投资,接着创维光伏前创始人金鑫离职再创业获得华金资本和IDG资本的5亿元天使轮投资。

许映童也不例外,他在华为的经历更加传奇。

1996年,许映童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复旦大学MBA,1999年1月加入华为,先后担任无线产品经理、无线基站软件开发部部长、无线产品杭州研究所所长等职务。

当时,许映童还不清楚自己之后要与光伏、人工智能这两大风口相遇。

2010年,随着全球经济逐渐转暖,各国政府大力推广太阳能政策的拉动效应渐显,国内外光伏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华为首次布局新能源行业。

而这,也是许映童首次接触光伏领域,再这之后的十年里,负责华为逆变器团队的组建、产品规划及开发等系列工作,亲自带领华为光伏逆变器团队从无到有,从零到一开始创建。

2020年3月开始,将华为逆变器业务的工作正式移交给了华为逆变器全球销售与服务总裁陈国光。他本人调任华为新成立的昇腾计算业务(AI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工作。

当时华为数字能源就已提出“AI+光伏”的概念。

许映童最后一次以华为智能光伏总裁身份参加公开活动是在2019年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他在会上表示,未来将“5G+AI”技术导入光伏领域,进一步引领平价。

思格新能源创始人、前华为智能光伏总裁许映童

这也成了他未来出走,创立思格新能源的重要转折点。

2022年,思格新能源成立于上海临港新片区。虽然是刚成立不久,业务仍然处于爬坡期,但是发展非常迅猛。

首次天使轮投资就受到顶级VC的青睐,由高瓴资本、华登国际等联合投资,云晖资本、钟鼎资本跟投,当前累计融资近6亿人民币。仅成立一年现估值就接近30亿人民币。

思格新能源股权架构

身价暴涨,和豪华的团队配置强相关。

股权架构和公开报道显示,思格新能源的实控人许映童持股31.002%,第二大股东张先淼持股10.0005%,而张先淼曾任华为智能光伏的副总裁。两人都是一手将华为光伏突出重围的老将。

瞄准户储市场,开局即是高潮

思格产品的首次亮相是在6月14日德国慕尼黑EES Europe 2023,其推出了全球首个五合一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

SigenStor高度集成光伏逆变器、储能变流器、储能电池、直流充电模块、能量管理系统(EMS)五大模块,从而完成了光储充融合。

“储能可以给电动车充电,电动车也可以给储能反向充电,给家里的负载充电,给电网反向输电,将来也可以参与到电网的调度,甚至调频调峰、辅助服务。”张先淼曾在公开场合表示。

技术集成化的设计也让产品安装时间缩短至15分钟,开机时间缩短至5分钟,效率提升70%,大幅降低安装费用。

在成本最大的电芯上,相比其他户储公司,思格新能源最大的创新是率先采用280Ah电芯、循环寿命可以达到12000次,比同行设计的寿命长了三倍左右。

要知道,此前280Ah电芯只被采用在工商业储能或大型储能,被安装在庞大的集装箱中。

除此以外,思格还搭建了业界首个集成GPT-4的能源App—mySigen App,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集成了最新一代的GPT-4模型,成为业界首个将该先进技术应用于能源领域的企业。

在产品研发的同时,思格新能源也在推进大规模量产,这对硬件公司来说至关重要。

目前思格新能源在上海临港片区,已拥有占地2万平方米的厂房,电池生产规模超过6GWh。值得一提的是,团队还在屋顶安装3000平方米的光伏发电,早早为ESG评级和海外宣传做足了准备。

在户储1-N阶段,思格仅用1年多时间就推出了领先于市场的产品,并具备逆变器和Pack生产能力,可以说开局即是高潮。

7月26日,思格新能源就向海关申请加急,验放了一批共计50组出口锂电池包。

初代产品就有如此全面新颖的配置,自然离不开强大研发团队的加持。

据思格新能源官网数据,成立一年多时间,员工已达500多人,其中350多人(70%)是研发人员。

小结

思格新能源创立于2022年,恰好踩在了时代的风口上。

储能行业的爆发离不开光伏行业的支撑,所谓光储融合,就是光伏发电后由电化学储能储存电力,避免浪费。

在新能源行业进入“储能”周期的节点上,思格新能源这样的创业黑马能够异军突起,也就不难理解。

而思格新能源能够在众多储能厂商中博得资本的青睐,这其中既有时代的因素,也有思格自身的硬实力做保障。

在众多厂商拼命加产能想要在户储领域分一杯羹的时候,思格新能源反而选择了创新,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